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 | |
其他题名 | ZIRCON FISSION TRACK ANALYSES OF TECTONICS IN THE ALTAY MOUNTAINS |
袁万明![]() ![]() ![]() | |
2005 | |
发表期刊 | 地球学报
![]() |
期号 | S1页码:239-243 |
通讯作者 | 袁万明 |
其他摘要 | 在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所获得的19个锆石裂变径迹年龄变化于155~243Ma 之间,明显地分为2组,分别对应于2个构造活动期,早期为155~189Ma,晚期为189-243Ma。这与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反映的62~100Ma 和100~160Ma 两个构造期完全一致。早期和晚期构造活动期持续的时间分别为54~60Ma 和34~38Ma,而这两个构造期之间的间隔时间,则从早到晚由83~89Ma 变为89~93Ma。同时,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与距特斯巴汗断裂和巴寨断裂的距离有关,反映这两条断裂带对区域构造演化的控制作用。 |
关键词 | 锆石裂变径迹年龄 定年 构造期 冷却 阿尔泰 |
项目资助者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编号:40072068,10175076,10475093) ;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(编号:2001CB409804) ;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(编号:2001BA609A-07-03)资助。 |
文献类型 | 期刊论文 |
条目标识符 | http://ir.ihep.ac.cn/handle/311005/223230 |
专题 | 多学科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_人力资源处 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 袁万明,董金泉,保增宽,等. 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[J]. 地球学报,2005(S1):239-243. |
APA | 袁万明,董金泉,保增宽,&安银昌.(2005).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.地球学报(S1),239-243. |
MLA | 袁万明,et al."新疆阿尔泰造山带构造作用的锆石裂变径迹分析".地球学报 .S1(2005):239-243. |
条目包含的文件 | ||||||
文件名称/大小 | 文献类型 | 版本类型 | 开放类型 | 使用许可 | ||
10225.pdf(368KB) | 期刊论文 | 作者接受稿 | 开放获取 | CC BY-NC-SA | 浏览 请求全文 |
个性服务 |
推荐该条目 |
保存到收藏夹 |
查看访问统计 |
导出为Endnote文件 |
谷歌学术 |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袁万明]的文章 |
[董金泉]的文章 |
[保增宽]的文章 |
百度学术 |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袁万明]的文章 |
[董金泉]的文章 |
[保增宽]的文章 |
必应学术 |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袁万明]的文章 |
[董金泉]的文章 |
[保增宽]的文章 |
相关权益政策 |
暂无数据 |
收藏/分享 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