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Of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
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 | |
赵维娟; 胥爱军; 高正耀; 李国霞; 谢建忠; 韩国河; 李融武; 冯松林![]() ![]() ![]() | |
2002 | |
发表期刊 | 科学通报
![]() |
期号 | 11页码:878-880 |
其他摘要 | 为了寻找秦兵马俑原料来源,我们选取秦陵1号坑的陶俑和陶马样品20个,2号坑的陶俑和砖头样品19个,秦陵附近黏土样品20个,耀州瓷胎样品2个.将这些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(NAA),测量每个样品中32种元素的含量,将这些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,得到动态聚类分析图.结果表明1,2号坑兵马俑样品与秦陵附近的垆土关系极为密切,与秦陵附近的黄土关系不太密切,与耀州瓷胎关系甚远.由此推断兵马俑的原料可能取自骊山地区的某些垆土层,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可能也在秦陵附近. |
关键词 | 模糊聚类分析 秦陵兵马俑 原料产地 中子活化分析(NAA) |
资助项目 |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批准号:59872032,10175053) ;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(批准号:004051500) ; 中国科学院核分析技术开放实验室(99B006) ; 郑州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|
文献类型 | 期刊论文 |
条目标识符 | http://ir.ihep.ac.cn/handle/311005/215471 |
专题 | 院士 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 赵维娟,胥爱军,高正耀,等. 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[J]. 科学通报,2002(11):878-880. |
APA | 赵维娟.,胥爱军.,高正耀.,李国霞.,谢建忠.,...&朱君孝.(2002).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.科学通报(11),878-880. |
MLA | 赵维娟,et al."用模糊聚类分析研究秦陵1和2号坑兵马俑的原料产地".科学通报 .11(2002):878-880. |
条目包含的文件 | ||||||
文件名称/大小 | 文献类型 | 版本类型 | 开放类型 | 使用许可 | ||
4672.pdf(243KB) | 期刊论文 | 作者接受稿 | 开放获取 | CC BY-NC-SA | 浏览 请求全文 |
个性服务 |
推荐该条目 |
保存到收藏夹 |
查看访问统计 |
导出为Endnote文件 |
谷歌学术 |
谷歌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赵维娟]的文章 |
[胥爱军]的文章 |
[高正耀]的文章 |
百度学术 |
百度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赵维娟]的文章 |
[胥爱军]的文章 |
[高正耀]的文章 |
必应学术 |
必应学术中相似的文章 |
[赵维娟]的文章 |
[胥爱军]的文章 |
[高正耀]的文章 |
相关权益政策 |
暂无数据 |
收藏/分享 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